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主管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办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2023中国种子大会上一批创新育种成果吸引各方关注 端稳端好中国饭碗
2023-04-09 11:15:30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导读:4月1日至4日,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本届大会设有13场分论坛,同期设置展览,50多家种业及产业链相关企业参展。图为论坛展览现场。

  4月1日至4日,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本届大会设有13场分论坛,同期设置展览,50多家种业及产业链相关企业参展。图为论坛展览现场。

图为与会者在参观论坛展览。 新华社记者 樊雨晴 摄

  4月4日,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三亚落下帷幕。本次大会以“中国种业振兴 南繁硅谷崛起”为主题,举办一场主论坛和特色农作物种业发展论坛、玉米产业链发展论坛等13场分论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提升粮食产能仍然是首要任务,关键还是抓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经过多年持续攻关,中国种业科技水平稳步提升,种子供应总体有保障、风险可管控。

  十年来我国种业振兴迈出坚实步伐,2022年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

  随着天气的不断转暖,春播正从南向北大面积展开,辽阔的中华大地一片勃勃生机。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春播粮食1亿亩,完成意向面积的10.5%,进度同比相当。分作物看,早稻栽插过三成;西南地区开始栽插中稻;薯类、春小麦已播过三成,春玉米已播8.4%,春大豆已播5.4%。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我国是人口大国,十几亿人口要吃饭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而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种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种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没有良种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世情国情农情的深邃把握,为新发展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十年来,我国种业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在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表示,自《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出台以来,各方合力推进,种业振兴又迈出坚实一步。

  据张兴旺介绍,我国有序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和海洋渔业资源库建成运行,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新收集资源52万份。在育种创新攻关方面,自主培育的3个白羽肉鸡品种打破国外种源垄断,市场占有率超过15%;两把基因编辑“剪刀”加快研发应用。

  同时,种业企业扶优也获得新进展,从全国3万多家种业企业中遴选出270家优势企业,构建国家种业振兴企业阵型,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此外,由216个农作物基地、262个畜禽核心育种场、91家水产原良种场组成的种业基地“国家队”供种保障率由70%提高到75%。

  近年来,在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下,我国玉米、蔬菜、白羽肉鸡等自主种源比例稳步提升,农作物自主品种面积占比达到95%以上,靠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基础更加坚实。202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创历史新高,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

  得益于种业发展不断加快,老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越来越丰富,品质不断提升

  高维C生菜、锐玉926、桂单558玉米品种……在2023中国种子大会上,一批创新育种成果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次种子大会的参展品种,不仅涵盖玉米、水稻、杂粮、瓜果、蔬菜等作物类型,而且品质型、口感型品种明显增加。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较快增长,生活质量取得显著提高,人们不但要吃得饱,更追求吃得好。得益于种业发展不断加快,老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越来越丰富,品质不断提升。

  “从践行大食物观的理念和路径要求看,必须重视种业科技创新。”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指出,践行大食物观,要把营养品质等指标纳入育种目标,与产量性状、农艺性状、抗逆性状等一起构成国家农业新品种审定推广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推动政府部门制定农产品营养标准。

  在2023中国种子大会期间,不少专家提到了种业创新带来的变化。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介绍了细胞工程育种解决柑橘籽多的问题,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许勇讲述了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高糖、脆硬果肉、抗病的西瓜新材料。

  在蔬菜方面,据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友军介绍,我国主要产区的主要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6%,国内品种生产覆盖率在87%。蔬菜基因组学研究领跑全球,科研人员定位并克隆了黄瓜苦味、番茄风味、白菜结球、生菜结球等重要基因,蔬菜育种对产业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在畜禽方面,各方加快推进创新攻关,培育出多个突破性新品种。我国自主培育的“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白羽肉鸡品种加快推进产业化对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导培育的“华西牛”,成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

  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我国的诸多种业创新也影响了世界。杂交水稻实现稻种海外“育繁推一体化”,惠及世界各地;杂交小麦重大成果破解科学难题,种子销往中亚、南亚地区;花椰菜种子打破国外垄断,批量出口到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用于制作番茄酱的加工番茄种子销往美国、东南亚……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秘书长田伟红介绍,2022年,我国农作物种子出口量超过3万吨,出口额2.61亿美元,同比增长4%。水稻、蔬菜种子稳居我国农作物种子出口规模的前两位。其中,出口量最大的农作物种子是水稻种子,达2.3万吨;出口额最大的农作物种子是蔬菜种子,为1.34亿美元。

  我国收集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总量突破54万份,助力农作物种业“芯片”创新发展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已基本完成任务,目前征集和收集到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12.4万份。”在本次大会举办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成果展上,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介绍说。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说种业是农业的“芯片”,那优异资源就是种业的“芯片”。

  我国先后进行了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2015年,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目前已开展了31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2323个县(市、区、旗、生态区)的普查征集和679个县(市、区、旗、生态区)的调查收集。经初步比对,新征集和收集的12.4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包括一大批特色、特有或特异的种质资源。除了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之外,有些还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或在食用、保健等方面具有特殊功能,在乡村振兴中具有较大的潜在利用价值。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收集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总量突破54万份,保护了一大批珍稀濒危资源,每年向科研、育种和生产提供有效利用10余万份,有力地支撑了作物育种和农业科技创新。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把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列为重点工作,同时,今年也是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收官之年。

  日前,“国家作物种质库2.0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将建设和完善“种质库2.0”数据集成与分析系统,提升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能力条件,建设可视化交互式信息展示系统。建成面向育种家的数字种质资源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加速育种数字化工具以及可共享种质资源的全基因组级基因型鉴定信息,破解从资源到育种的卡点、痛点,引领种业科技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周文彬表示,在建设农业强国和种业强国的新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释放资源价值,推动种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是种质资源工作新的历史使命。“种质库2.0项目”的实施,将助力农作物种业“芯片”创新发展。

  以种业“强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种植大户和种业公司开始进行耕田、播种、覆膜、育苗,为今年杂交水稻制种做准备……贵州省岑巩县是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2022年发展杂交水稻制种面积3.55万亩,生产种子782万公斤,实现产值2.06亿元,今年计划发展杂交水稻制种3.8万亩。

  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已有47年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其吸引了多家国内知名制种企业前来建立制种基地。规模从最初的190亩发展到3万亩以上,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

  近年来,该县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作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来抓,每年可向市场提供优质水稻良种800余万公斤,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发展杂交水稻制种1万亩以上,有效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增收,助力乡村种业振兴。

  种业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小小一粒种子,背后是大的产业链,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繁殖、推广销售等环节。以种业“强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必须加快完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育繁推一体化,让一粒粒好种子成为农民的致富帮手。

  当前,我们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在一系列配套“组合拳”下,我们定将形成深入推进种业振兴的强大合力,将14亿多人的饭碗稳稳端在自己手中。

 

本网编辑:徐光辉    审核:袁建领

相关热词搜索:
Top